上一话我们说了,在中国,每分钟都有1个人猝死。
全世界每年猝死的人数,是高发肿瘤前三名死亡人数的总和身为普通人,面对这么普遍的“猝死”,保护好自己、远离严重的健康问题,是对卫生事业最大的贡献了。
上一话还说了,猝死中80%的原因是心脏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老百姓熟悉的冠心病,和老百姓不那么熟悉的心律失常。
预防冠心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坚持体检。
“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绝大多数冠心病的基础,通过最简单的量血压、抽血化验就可以发现;早期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运动,就可以逆转。
如果平时已经有运动耐力下降、气喘、甚至心绞痛的症状,那么CTA的检查需要加上。
这个检查,是通过往血管里打造影剂、再做CT的办法,显示心脏血管的情况,不用上手术台做造影,就能看清楚心脏的供血血管——冠状动脉有没有堵塞;冠心病往往有“三高”的基础,可以早期发现一些端倪。
相对而言,心律失常类疾病就隐藏得很深了。
单纯的心律失常,没有心衰、冠心病、心肌病这些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往往症状就是心慌、胸闷,常规体检的抽血、心电图都看不出来什么。
如果经常觉得心跳得很快、很乱(快速性心律失常)
或者头晕上不来气(缓慢性心律失常)
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搭搭脉,数一数一分钟心跳多少次?有没有明显地少跳了一拍。
没有经过训练的人,靠搭脉来判断自己有没心律失常、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心脏的“漏搏”(就是少跳一拍)
在脉象上,还是比较明显的,容易被发现。
有症状、搭脉没发现,医院,做个动态心动图监测一下(点这里看上海老爷叔的示范)。
心脏一天要跳10万次,这里面有几千次跳得不对,就已经是有病的状态了,但在十万次里、也只占百分之几。
普通心电图检查不到一分钟,很有可能只看到了正常的一段;只有靠动态心电图的全天候监测、才能发现。
[注:已拥有图片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