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一名27岁小伙在公司年终誓师大会期间猝死;19日,上海某科技公司一名47岁员工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
当代生活节奏变快,压力逐渐增加,猝死的新闻屡见报端。
据中国疾病死亡人数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4万。这个数字,远远高于自杀、交通事故和白血病引起的死亡人数,相当于每天近个人发生猝死,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原因猝死,并且抢救成功率不足1%。
那么,是只有心脏病患者才会猝死吗?发生猝死前身体会发出“预警”吗?一旦发生猝死我们应该如何急救?
并不是只有心脏病患者才会猝死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说法:“只有心脏病患者才会猝死”。这是不正确的。
首先让我们看看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其中,貌似健康者才是猝死的主力*,出乎意料和发生在短时间内是猝死的鲜明特征。
猝死的大部分原因是由心脏引起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停跳,呼吸停止,氧气无法正常供给到身体和大脑,最终导致死亡,这种猝死在医学上叫作心源性猝死。
所以,有冠心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脑中风和心衰的病人更容易发生猝死,但也并不意味着只有心脏病患者才会猝死。
此外,导致猝死的原因还有肺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
肺源性猝死多是因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导致的,因为夜间低氧血症导致窒息缺氧而引发的猝死。脑源性猝死即脑卒中死亡,包括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两种。值得注意的是
冬季猝死率最高,比夏季高18.7%!
猝死从来不“嫌”你年轻
很多人认为,猝死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事,但近年来,我国猝死人群正越来越年轻化。
年11月发表的最新中国心衰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大于35岁的居民中,心衰患病率为1.3%。对比年的全国调查结果,心衰患病率较15年前增加了44%。
年1月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也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20至29岁的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达到15.3%。
记住
猝死从来不“嫌”你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