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院心脏中心张钲教授、白明教授领衔的心脏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团队成功完成了心腔内超声(ICE)指导下的左前乳头肌室早射频消融、复杂性卵圆孔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封堵、肥厚型心肌病的射频消融术,标志着该中心在心腔内影像指导下介入技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58岁赵女士24小时室性早搏次。外院给予药物治疗后未得到控制,困扰患者已久。白明教授带领团队在细致分析患者动态心电图等材料后,认为早搏左室乳头肌起源可能性大。
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是相对困难的。因为心室内乳头肌的头端活动度大,消融导管不易稳定贴靠,基底部宽大,且解剖上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标测和消融时消融导管难以到位,有时需要对乳头肌基底部进行片状消融,或者室早起源于乳头肌深部,普通消融导管难以达到有效损伤,因此,对于乳头肌室早在三维指导下进行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是不二选择。
团队依照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由于乳头肌的结构特殊性,决定在心腔内超声导管(ICE)指导下,重建出左室心腔结构,标记乳头肌结构及位置进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ICE导管精准地构建出左心室和左室乳头肌模型后,使用消融电极进行激动标测后,找出激动最早点,并进行放电消融,放电之后早搏即刻消失,随后进行巩固放电,继续观察30分钟早搏未出现。
心律失常诊治高度依赖于心脏解剖精准定位,传统二维技术(X线)和三维技术均无法精准呈现心脏三维立体图像和重要毗邻结构,从而制约复杂心律失常诊治。
心腔内超声技术是目前心律失常诊治领域的重要进展,可在术中全程、实时、精准呈现心腔内复杂结构和重要毗邻组织,精确指导消融导管到达靶点部位;并且实现心律失常介入手术绿色电生理(零射线或极低射线),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极大降低了X线需求和辐射,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实时监测,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
34岁医院告知她的手术很复杂,为什么呢?她因房间隔多发医院,均被告知需要外科开刀,无法进行心内科微创介入手术。
张女士担心外科手术创伤及手术风险,医院后来到医院心脏中心,拿着一摞超声报告,焦虑地住进病房。
入院进行食道超声检查推翻了以往诊断结论,考虑卵圆孔未闭。剧情反转,患者也懵了,到底是什么问题,医生也很困惑。
白明教授带领心脏中心结构性心脏病团队仔细分析影像,最终认为根据TTE、TEE仍不能明确病变类型。
“我们觉得您需要在术中先接受心腔内超声检查,明确病变后我们同时进行治疗”。患者当即同意此方案,第二天患者在ICE检查中发现患者为巨大卵圆孔,常规器械根本无法完成手术,植入特殊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手术顺利完成,仅耗时30分钟。医院拒绝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患者及家属十分感激。
ICE导管体积小,可通过静脉血管,进入患者心腔。这一检查尤其适合不能耐受全麻的患者。可提供高质量的实时三维图像,包括三维容积和彩色多普勒成像。允许医生同时查看任意角度的切面。为结构性心脏病患者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治疗。
心腔内超声技术除了在乳头肌室性早搏,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手术领域的应用之外,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发病率约为1/,据估计,中国患者达万人次。临床表现各异,一部分患者可能没有症状,而有些患者首发症状就是猝死。最常见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和乏力,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心悸、晕厥等症状。伴有左室流出道梗阻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猝死风险较高,肥厚性心肌病也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肥厚性心肌病本身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射频消融为此类患者带来了福音,而心腔内超声的应用,可以对于室间隔最厚、流出道梗阻最重区域进行精确定位,并指导消融导管避开心脏传导束,避免消融导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在确保手术效果最优化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证手术安全。
近期,兰大一院心脏中心还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王先生成功开展了ICE指导下的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整个手术过程平稳,术后患者压差减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心腔内超声技术(ICE)作为一项新技术,能够动态评价心脏情况,零射线指导心腔内安全操作,对心脏解剖异常和变异患者进行实时解剖定位,术中实时监测与心包评估,在心脏介入治疗和电生理检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可以实现零射线或极低射线量的儿童结构性心脏病封堵手术,对于孕妇心律失常可以做到绿色电生理标测与消融治疗,避免X线的胎儿损伤,甚至左心耳封堵患者也可以应用ICE完成零射线房间隔穿刺和封堵伞的精确定位释放,同时对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进行局部室间隔射频消融时需要ICE实时消融靶点定位。心腔内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将复杂的心腔内结构实时成像和可视化,显著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效率,也标志着绿色心血管介入治疗时代的到来。
来源:甘肃文化影视频道全媒体记者/陈婷
实习编辑/邓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