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
近日,29岁的王力(化名),因为心脏二尖瓣膜重度感染,“牙痛后”被病菌侵蚀,从而引发严重心衰、二尖瓣脱垂命悬一线,来到青大附院就诊之后,医院心血管外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常青“临危受命”,克服重重难关,用精湛的医术为病人成功完成ECMO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手术,也是王力转危为安的重要一关。
常青(右一)在给王力进行手术
危急!29岁退役军人心脏受“侵蚀”
上ECMO辅助维持生命
王力是一名退役军人,身体一直很强壮。几天前,他突然感到眼前一片黑暗,随后头晕、恶心、呕吐不止,胸背部疼痛难忍,家人医院。医院检查后,发现王力血压68/45mmHg,心率次/分,并出现严重心衰的迹象。医院医生对症处理后,当即建议患者立刻转诊至青大附院。
来到青大附院后,王力就已经意识模糊,处于休克状态,并且憋喘特别严重,咳的痰都成为了粉红色泡沫痰,当即就被送到ICU行生命维持。此时的病情,常规的呼吸机通气根本没有效果,ICU紧急快速反应,给病人置入了ECMO辅助,但是即使在ECMO辅助下,同时给予极量的升压药物,病人的血压仍然难以维持。经过医院心血管外二科副主任常青以及其他专家诊断及心脏超声检查后,王力心衰明显,并且二尖瓣完全脱垂,重度关闭不全,心脏收缩差,随时面临心脏停跳,可以说是命悬一线。如果想解决问题根源,仅在ICU进行生命维持是维持不住的,必须要进行手术才能根本解决。
但是此时的病情,任谁来进行手术,都会是极大的挑战。
王力体质十分虚弱,处于严重的心源性休克状态,急性肺水肿,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瓣膜变成了直的通道,循环难以维持,并且术前瓣膜脱垂的原因不清楚。手术的风险和难度可想而知。
“临危受命”进行二尖瓣置换术
成救命的关键一步
作为心外科一名极富有经验的专家,常青成功拯救无数心脏疾病患者,且在行业内受到广泛认可,并且早在年就开展青岛市首例ECMO加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他认为,如果不挑战此次困难,29岁的小伙因此丧失生命,是非常可惜的。可是做手术的话,将面临无法预知的困难。“毕竟他手术前还是带着ECMO,本身就是在抢救过程中,我再此基础上手术,切除组织都要精确到毫米,且要在他体力支撑的时间内完成手术。”常青告诉记者。
迎难而上,只为拯救王力年轻的生命。常青带领团队和麻醉科以及ICU进行了精细的术前规划,当天下午2点开始手术,从切皮到细致缝合,术中精确平稳的完成了ECMO和体外循环机的过渡和桥接。最终历时5小时完成挑战,术中发现,病人的二尖瓣已经被感染的细菌毁损,前叶三个区和两个交界全部脱垂,后叶两个区脱垂,瓣周形成脓肿,左室后壁多处脓肿。切除组织和缝合瓣膜都要精确到毫米,病变组织特别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心室破裂和瓣周漏。从切皮到细致缝合,最终历时5小时完成挑战,王力换上了崭新的心脏二尖瓣,问题的源头被解决,这也是王力从生死线被拉回的关键。
术后心外科常青主任医师团队与ICU密切协助,病人闯过了低心排、多脏器衰竭和感染等关口,术后10多天后顺利撤离了ECMO。目前,王力已经康复出院,术后多次复查心超,置换的人工瓣膜工作正常。
常青介绍,二尖瓣脱垂严重的患者,手术过程中稍微不慎,心室就会破裂,医生需要清理病变的组织,还不能伤及健康的部分,如果清除不彻底,病变的组织就会释放毒素,再次出现问题。
出院后,王力给常青医生送来锦旗
人工膜瓣分两种
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常青介绍,像瓣膜置换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工瓣膜主要有生物瓣和机械瓣两大类。生物瓣是用牛心包或者猪主动脉瓣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生物瓣是最大的优点就是术后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可以避免抗凝相关并发症,对日常生活影响也小,病人的生活质量好;但缺点就是没有那么耐用,时间久了会出现瓣膜衰败,平均而言,寿命大概能用15~20年左右。因此,有二次手术的可能。机械瓣是裂解碳等材料加工而成的。最大优点是耐用,可以终生使用,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终生抗凝,医院抽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此外,抗凝过量会造成出血倾向,抗凝不足会导致栓塞,这些抗凝相关并发症严重时可致死致残。
在临床上,常青深耕多年,长期致力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临床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手术技巧精湛。擅长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和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对各种疑难疾患具有较高诊治水平,并有自己独到见解。擅长胸腔镜和各种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擅长微创瓣膜成形手术。开展山东省首例loop技术腱索重建二尖瓣成形,开展山东省首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成形术,山东省内较早开展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修复手术,均获得良好效果。在青岛地区开展胸腔镜和小切口心脏手术例数和难度位于前列。擅长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年开展青岛市首例ECMO加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医院重大抢救奖。开展的工作和事迹被国家级、省级等多家媒体报道,瓣膜病相关临床工作两次受邀在亚洲胸心外科年会大会发言。
常青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