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肺炎一旦发展到危重症,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脏等重要脏器的累及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多学科协作救治是上海降低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关键,其中心内科专家对于心脏损伤的及时有效处理功不可没。
新型冠状病*肺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处理对策与体会
王齐兵主任医师,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心脏重症监护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专家组成员,医院心内科CCU主任。
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媒体报道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发生了心脏损伤,有专家认为病*侵犯心肌导致心肌炎,甚至发生暴发性心肌炎,“细胞因子风暴”造成的心脏损伤似乎是导致患者病情迅速恶化进而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在近30例危重症及重症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就疾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了新的发现和一些诊疗体会,现概述如下。
1.全部危重症患者均有轻度血清肌钙蛋白(cTnI)升高(一般在0.3ng/mL左右)及ProBNP升高(一般为~pg/mL),并与血氧饱和度持续降低及其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未见有暴发性心肌炎时显著持续性cTnI及ProBNP升高,不符合心肌梗死时的心肌酶学变化特点。与此相对,在轻型患者中则几乎未见cTnI/ProBNP异常。这一现象提示,新型冠状病*肺炎发生心脏标志物升高主要与持续严重低氧血症有关,应是一种缺氧应激损伤的结果,并非是病*直接侵袭所致。新近报道的心脏病理检查也未见心肌炎或心肌微梗死的病理学证据。
2.绝大多数患者心率偏慢,有约1/3的患者伴发窦性心动过缓,甚者心率低至40次/分。经给予低剂量的异丙肾上腺素治疗,一般可维持心率在55次/分左右或以上。这些患者普遍伴有轻中度的甲状腺功能降低(表现为低T3和/或T4、正常或低TSH),符合继发性病态甲状腺综合征,这可能是导致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此外,深度镇静、镇痛治疗也可导致心动过缓。少数患者在救治中有阵发性快室率房颤,主要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液体出入量失衡及内环境紊乱等有关,均经积极对症处理及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控制发作。有数例患者既往有室早及短阵室速、持续性房颤,均给予适当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并有效控制。
3.超声心动图显示,所有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减退;少数特别危重的患者可见极少量或少量心包积液,常同时伴有胸腔积液;个别患者合并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及高血压性心肌肥厚。此种情况下,救治中易发生急性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诱发心源性肺水肿和快室率房颤等,故需要特别注意液体管理,如控制入液量及速度、晶体液与胶体液平衡等,必要时给于利尿或适时CRRT治疗。
4.高血压及血压不稳问题在部分患者尤为突出,维持血压平稳至关重要。由于危重症患者多为高龄,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及其他合并症。我们发现,病程中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而且血压波动较大;原有高血压者的血压更不易控制,有时需要联合多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在药物选择上,对心动过缓者首选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尽量避免使用β-阻滞剂,反之亦然。进行深度镇静、镇痛及肌松治疗的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控制血压不宜过低,维持血压在正常高限为宜,否则极易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状态,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压。另外,及时的心理干预治疗对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控制血压升高也是重要而有益的措施。
综上所述,危重型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的心肌标志物升高是缺氧性心肌损伤的结果,救治过程中发生的心血管并发症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对心律失常、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血压波动、血氧饱和度、内环境紊乱等进行实时、密切监护与积极有效的处理,是控制病情发展、防控严重心血管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
审稿:张文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