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
TUhjnbcbe - 2021/1/26 7:07:00

王鑫刘彤

专家评述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目前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国际专家报告解读

ST段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以右室心肌渐进性纤维脂肪化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病,是年轻人致心律失常性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之一。ARVC总体发病率约为1/,一些欧洲国家的发病率更高。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为心悸、晕厥与心脏骤停[1],其重要特征为恶性心律失常与心室重构及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不一致[2]。

典型ARVC是由编码桥粒蛋白基因发生杂合或联合突变所致的遗传性心肌病,但还有其他遗传性(非桥粒)表型与非遗传性表型。目前已明确双心室与左室优势表型的心肌病变,因此一些学者采用“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一词定义更多种类的心肌病表型。然而为避免读者混淆,本国际专家报告在严格评估年ARVC国际任务组(ITF)诊断标准后,仍保留ARVC的最初命名。

ARVC可分为4个临床阶段:①早期隐匿期:常无症状,或轻微室性心律失常;②局部结构性与功能性改变,伴电不稳定,心电图可见起源于右室的心律失常;③右室功能障碍;④左右室均严重受累[3]。目前ARVC的分类包括以下临床表型:①典型ARVC,即最初报道仅以右室受累为特征的最常见表型;②“双室变异型”包括“平衡型”、“右室优势型”或“左室优势型”,分别以均衡型、右室显著受累与左室显著受累为特征;③仅以左室受累为特征的左室表型(即临床证实无右室受累)。

年最新国际专家报告并非重新制定年ITF诊断标准,作者认为该标准仍有效,不需进行实质性修改,但由于该标准的不恰当使用易增加误诊风险,因此,这份国际专家报告旨在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