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其中,心血管疾病堪称“头号杀手”。
心血管疾病是发病率位居前列和过早死亡主要原因的全球性疾病之一。尽管很多地区的心血管疾病年龄标准死亡率已经降低,但其绝对死亡数仍在持续增长。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北美更年期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体重保持稳定,在更年期经历腹部脂肪加速堆积的妇女,更有可能患心脏病。
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女性离心血管疾病“更进一步”呢?
就这篇文章而言并非如此。这项研究报告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生院发起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查看了名参加《全国妇女健康研究》心脏研究的女性数据,这些女性平均年龄为51岁。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女性的腹部脂肪每增加20%,颈动脉内膜厚度就会增加2%,这与整体体重、BMI和其他心脏病的传统风险因素无关。这只能说明对于女性而言,更年期激素变化导致的腹部脂肪增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概率的上升。
《中国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专家共识》显示,我国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从年到年,女性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每年上升1.56%,是导致女性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增加幅度最大,特别是绝经后。在众多心血管疾病中,女性绝经后以及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衰、房颤的几率超过并大于男性,其中心肌梗死、心衰、房颤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根据《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报告显示,只有少部分地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部分疾病的发病率存在性别差异,全国范围性别差异并不大。
但是由于女性较男性而言具有以下几点生理特点,致使女性心血管相比男性更脆弱:
1.生理结构。女性心脏比男性小,心血管比男性细,动脉直径比男性小2毫米。女性的血栓相对质地软而少,易发生游离脱落,形成堵塞心血管的斑块。
2.雌激素水平变化。女性一生都受雌激素影响,雌激素可降低血管脆性,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很大益处。绝经后,女性体内激素平衡被打破,心脏、血管更易受到冲击,一旦患上心血管疾病,凶险性也远高于男性。
3.特有的妊娠阶段疾病。女性群体有孕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等,这些特有疾病会增加女性未来20-30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妊娠期的激素改变会对心脏和血管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医学界对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