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
TUhjnbcbe - 2022/5/4 17:47:00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是以心肌肥厚、病理组织心肌纤维肥大、排列絮乱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其中80%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故称之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遗传模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发病率约0.8‰。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致病基因:MYBPC3(50%)1/2)、MYH7(33%)、TNNI3(5%)、TINT2(4%)、TPM1(2%)、MYL3(1%)等(PMID:)。

肥厚型心肌病(HCM)基因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HCM)常被描述为是肌小结疾病。60%肥厚型心肌病(HCM)的患者携带有编码肌小结蛋白8个基因之一的基因突变,大部分是MYBPC3的无义突变、MYH7的错义突变。

30%-35%的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是由于MYH7的错义突变所致;

20%-30%的肥厚型心肌病(HCM)病例由心脏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编码基因MYBPC3的无义突变引起;

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TNNT2)编码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亚单位,突变大约占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病例的10%-15%。

大片段的缺失(del)和重复(dup)似乎很少导致肥厚型心肌病(HCM),拷贝数变异(CNV)在肥厚型心肌病(HCM)中的占比1%。(PMID:)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病因学分类(PMID:):

目前发现的儿童基因性/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主要致病基因

肥厚型心肌病(HCM)基因诊断流程:

肥厚型心肌病(HCM)患儿的基因panel检测

→致病的变异→对家系高风险成员行特异性基因变异检测

→阳性→建议定期行临床心脏评估3)

→阴性→结束常规临床心脏评估

→可能致病的变异→对选定的家系成员行家系共分离分析2)

→支持致病证据→对家系高风险成员行特异性基因变异检测

→不致病/不明确→医学全外显子(WES)、线粒体基因组或全基因组筛查

→阴性→结束常规临床心脏评估

→阳性→建议定期行临床心脏评估3)

→意义不明确的变异→对选定的家系成员行家系共分离分析2)

→可能良性的变异1)→医学全外显子(WES)、线粒体基因组或全基因组筛查

→良性的变异3)→医学全外显子(WES)、线粒体基因组或全基因组筛查

1)当有新的基因panel可用时,可考虑对符合肥厚型心肌病(HCM)诊断标准者重新检测;

2)向基因检测实验室提供家系共分离分析结果;

3)家系成员健康风险的临床筛查指南可适用于已确定致病变异的亲属,也适用于未发现致病性变异的一级亲属

肥厚型心肌病(HCM)遗传

明确基因突变的主要意义是为其家系成员的确诊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特别是对后代的早期诊断,同时还有助于产前或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AD遗传模式患者的父母之一通常是患者,其后代(不分性别)有50%(1/2)风险继承致病突变。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前区闷痛、频发一过性晕厥。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临床分型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病理生理较复杂,主要涉及左室流出道梗阻、舒张期功能不全、心肌缺血、二尖瓣返流4个方面。根据病理生理学特征,肥厚型心肌病(HCM)可分为3型: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诊治标准:

肥厚型心肌病(HCM)诊断流程:

病史、查体、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心脏CT等确定心肌肥厚→除外负荷增加,如先心病、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先天性主动脉瓣下隔膜等引起的左室壁增厚或者全身疾病→肥厚型心肌病→家庭史

→阴性→≤1岁

→母孕期糖尿病、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药物(激素、他克莫司、羧氨喹等)→继发性HCM

→肌无力、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运动发育迟缓、CK增高、乳酸升高→特殊面容

→Ras/MAPK通路基因,线粒体基因测定

→外周血GAA等溶酶体酶活性测定?选择合适的基因检测

→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血、尿代谢筛查→选择合适的基因检测

→阳性

→阴性→1岁

→血、尿代谢筛查→选择合适的基因检测

→多系统损害(神经、肾脏、眼、耳、血液、消化等)、代谢危象、低血糖、高乳酸、高血氨(NH3)、智力低下、心包积液、心功能下降、酶学升高→选择合适的基因检测

→确诊HCM病因

→病因不明HCM

→运动员肥胖→继发性HCM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诊治:

肥厚型心肌病(HCM)目前扔无根治方法,但多数患者可以有一个与正常人相同的寿命和生活质量。治疗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

案例分享:

女,13岁。临床表现:气促,乏力,肥厚型心肌病(HCM)。

家族史:而且送检者父母没有相应临床表现。

检测结果:

这个变异是一个罕见的错义变异,在多个相关临床病例中被报道过,病例中的患者均罹患肥厚型心肌病(PMID:,,)。这个变异所在区域可能是这个基因热点突变区,同一氨基酸位置的其他致病突变也在相关临床病例中被报道过(PMID:,,)。到目前为止,这个变异在我们的参考人群基因数据库中频率较低。变异所在区域是这个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物种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计算机辅助分析预测这个变异影响蛋白质结构/功能的可能性较大。

综合考虑检测结果,现有遗传证据不能排除这个变异与送检者的临床表现紧密相关性,但需要进一步结合送检者及其母亲的临床表现,进一步以评估明确这个变异的临床致病相关性。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变异分类指南,这个变异暂定为“2类-可能致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