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隔代寄养对孩子成人后心理上的影响表现
TUhjnbcbe - 2022/6/23 16:41:00
北京著名扁平疣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8833387258790876&wfr=spider&for=pc

童年决定人格,人格决定命运。儿童需要安全稳定的关爱。频繁更换保姆、将孩子送到老家、寄宿制幼儿园或保姆处、躲藏超生、隐匿私生子女,在孩子的解读里,都是遗弃,成年后在亲密关系、身份认同、稳定的客体关系、安全感、信任感方面会产生诸多心理健康问题,会发展出特别多自我欺骗的方式,甚至可能导致自毁或攻击行为。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也是塑造人格的基地,而人格又决定了人的命运。关于家庭与个人的关系,本体心理学认为:家庭需要每个健全的个体所组成,只有个体发展了,健康了,整个家庭才能健全。然而,家庭中的问题是最多的,误区也最多,最难解决的是人格冲突,尤其是关于两价人格(依赖人格)。

心理的解放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需要人格的改变、修复,要冲出“家庭人格”的桎梏(以及社会面具人格的束缚,参考电影《面具人》)。人生要想达到成功,头等重要的是从所有那些属于家庭规条化的东西中解脱出来,从而得到心灵的自由与净化。在家庭中,最令人痛心的重大误区和悲剧是——隔代寄养造成的严重心理问题。本来,有老人相助带幼儿是正常的事,但这只是表面的人之常情,很难把握分寸,往往是父母把孩子推给老人,自己不负责任。这也许是父母本人的依赖,或是过分注重自我发展,而忽略了孩子的心身需要和成长的关键期的任务。

一位老医生,有两个儿子。长子生了一个女儿,自出生那天,妈妈以剖腹产为理由就没有带孩子,没有喂奶,一直是奶奶日日夜夜当自己的“亲生女儿”带大的,直到孩子六、七岁。六年日日夜夜培养的感情可想而知,孩子对奶奶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都非常的熟悉和适应,奶奶对孙女的嬉笑怒骂、一声一息更是心有灵犀。这样形成了一种更强的、变异的“恋母”情结,即“恋奶奶”情结。这种心理扭曲很难纠正。一个幼年的孩子,在心灵上无法整合自己人格模式的冲突,她只能选择亲近熟悉的、安全的,对她有利的一种,这似乎是不可抗拒的,不可教化的自然选择。她与奶奶结成了坚不可摧的“联盟”,逆反抗拒着父母。虽然父母都是老师辅导孩子学习是专长,可是孩子也不愿听家长辅导。试想这个孩子长大后将是什么样子?她将如何选择学业、职业、恋人、朋友?

一、隔代寄养对孩子成人后心理上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情扭曲:有70%~80%的人可能仍然沿用幼年的方式,甚至去寻找“爷爷、奶奶”一样的恋人,一样的公公、婆婆。一个年轻女子,可能爱上比自己大十几岁,几十岁的男人。

2.人格扭曲:她的人格可能永远保持幼稚的、过分渴望关爱和赞赏的自恋的状态。不愿意长大,不愿意承担个人应有的责任,自我中心,懒惰,仍会幻想周围充满了众星捧月般的关爱。他们会充满浪漫幻想,脱离实际生活,似乎一切都可以得到满足。

3.角色错位:有时他们似乎很懂事,懂得关爱老人,这仅限于他们特别依赖的人:而去关爱更多的人,他们会感到是负担,反而更需要别人来关爱自己。实际上,他们会在“无私奉献”与“极端自私”的两极中挣扎。他们可能在爷爷奶奶面前扮演一个儿子、女儿的角色,替代了父母,凌驾于父母之上。所以他们会排斥父母,总认为父母不孝顺老人,不如他们能陪伴老人。他们也的确更能理解、满足隔代寄养老人的需要。

4.人际冲突:个性的偏激与角色的错位,使他们有恃无恐,如果老一辈人是单亲的会更糟糕,这个孩子会替代了老爷爷、老奶奶的位置,居高临下的对待所有人。当然,他们有小大人一样懂事的一面,有共情的能力,较重亲情。在人际交往中了解老少双方的需要。

家庭关系中到处充满着这样的陷阱:父母和孩子都可能陷入自欺状态,信誓旦旦地说着谎而自己却不知;孩子认真的扮演自己心中的角色,扮演着“爱的天使”去孝敬祖父母,却伤害着自己的父母及更多的人;父母苦苦地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傻傻地期盼着建立一种亲密感情,却不知早已错过了最佳时机了;这一切付出与收获不能成正比的悲剧究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格的偏差,是幼年母子、亲子关系的失衡所造成的。

5.行为偏差:还有一些既依赖又逆反的人,(被动-攻击人格)他们在生活上处处需要家长照顾,可是又处处不满意,挑剔,发脾气。他们可能会过度迷恋一些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嗜好,如烟、酒、*品、网络游戏等。一旦形成双重的被动-攻击人格,他们需要紧紧抓住一个可以依赖的人,依赖的事,然后又陷入矛盾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去排斥攻击别人、伤害别人。极端者,在他们失望之后,可以把失去爱的创伤,失去心爱之物的挫折,发泄到亲人身上,甚至虐待家长及亲人。他们遇到严厉老人时会多了更多的禁忌,失去孩子的天真,自由与创造力。

6.心身障碍:因他们人格和心理的极度依赖,可能会患各种心身疾病、神经症等等。如头痛、胸痛、哮喘、鼻炎、甚至血液病;以及抑郁、焦虑、恐惧、疑病、神经衰弱、强迫症等精神心理疾病。长大之后,女性可能会患妇科疾病,如痛经、不孕、卵巢肿物等。(例,某位女教师:恋父——晚婚——卵巢囊肿,童年母女关系很不好)

7.终极关怀失衡:他们会对生命担心、厌倦,甚至轻生、自杀,因为他们有与亲人“共生共死”的感觉,想去殉道,尤其是当他们尚未成年,祖父母就较早离开人世时。有一个中专生,由姥姥,老爷带大,每天下学回家一进楼道就会喊:老爷,我回来了/。十三岁时姥爷去世,后来她时常发作呕吐,且有三、四年从来不叫妈妈,闭口无言,陷入忧郁。

这时需要让她宣泄情感和悲伤,继续缅怀和祭奠姥爷。为什么母亲反而没事?因为已经独立了,尽了孝心,在生理上已经分化了。还有一些人虽然不是隔代寄养,但有严重“恋父”或“恋母”情结,也会出现相似的心理问题。例如:王某,女性,某院设计师,抑郁症。小时和父亲很好,十岁时父亲突然去世,悲痛无法宣泄和面对,十几年来一直否认父亲的去世,在心里幻想着他的重生,填表时从不填写父亲死去,也不能充分体会善良母亲的爱。她往往爱得很偏执,而排斥其他人。

8.心理基因的变异:幼年时,当一个孩子选择了某个亲近人的感情,便同时模仿、认同了这个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他会排斥其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方式。比如,一旦认同了奶奶,就会排斥父母,一旦认同了父亲,就可能排斥母亲。因为青少年在感性发展时期还不会进行理性的整合,他们喜欢并且习惯用自动化的、安全的思维模式。(似乎跟隔代的老人是最安全的、舒适的)。

更具深意的是:当孩子遗传了父亲、母亲的两种人格基因后,如果在平衡完整的关爱和教养方式中,本来是可以渐渐向双向发展的。但在偏爱的关系中,孩子往往选择了对自己最亲近的人,无条件

1
查看完整版本: 隔代寄养对孩子成人后心理上的影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