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认为健康活泼的宝宝,突然出现了面色苍白,皮肤干燥,体力下降,头晕眼花以及精神不振等情况,是由于不认真吃饭或者不爱锻炼造成的。这很可能是宝宝们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的信号。造成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宝宝患了缺铁性贫血,导致身体营养缺乏。
今天有请平安好医生私家医生高赛君分享《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与治疗》,她拥有9年三甲临床经验,曾任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主治医师。
02:59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宝宝在4-6个月大时,从妈妈体内继承的储备铁开始亏空,可能会出现缺铁或缺铁性贫血的问题,要提前做好准备,预防宝宝出现缺铁性贫血。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通常从出生2周开始补铁,直到1岁。母乳喂养的健康足月儿从4个月开始补铁,直到宝宝能够从辅食摄入足够的铁。含铁丰富的辅食包括强化铁的婴儿米糊、肉类、绿色蔬菜等。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建议选择铁含量不要低于6.7mg/L的配方奶,最好是铁含量达到12mg/L强化铁的配方奶。
如果宝宝还是出现了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需要口服铁剂治疗,按照元素铁3mg/kg每天来补充,同时评估膳食铁摄入量是否充足。服用铁剂的时候,最好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服,比如果汁,建议在两餐之间服用,以免影响铁剂吸收。
补铁期间还要记得定期复查血常规及铁代谢,评估补铁效果,补铁疗程至少3个月,太早停用铁剂容易导致缺铁复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宝宝血常规怎么看?
很多家长平时会带宝宝去做儿保,可能会查一个血常规,有时宝宝生病发烧了,医院也可能会查血常规。血常规结果出来,家长看到有些指标升高,有些降低,不清楚到底有没有问题,很焦虑。
首先,血常规范围三大类,在化验单上可以看到,有红细胞类、白细胞类、血小板类。红细胞类包括红细胞数、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白细胞类包括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等;血小板类包括血小板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等;上面列举的是宝宝血常规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指数。
其次,讲讲常见的指数异常代表什么意义。第一个,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两者降低见于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失血、地中海贫血等。第二个是白细胞,很多妈妈看到白细胞升高就很紧张,怀疑是不是细菌感染了,要不要立刻给宝宝吃抗生素呢?其实单纯白细胞升高不能认为是细菌感染,判断细菌还是病*感染,主要看孩子的症状。第三是血小板计数,常见的让家长困惑的是血小板升高要不要干预。这里有一个知识点,血小板升高的同时我们还要看血小板体积分布的直方图,就是血常规单子上的抛物线图,如果血小板直方图是双峰,说明血小板数值升高是个假象,不用太担心。
最后,血常规检验报告不等于疾病诊断报告,疾病的诊断是医生依据临床症状,必要时结合检验报告来判断的。在参考范围内的血常规数值,不一定代表正常,超出参考值范围提示需要重视,是否需要干预和处理,还要结合孩子的病史,包括家族史,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等等来综合评估。
孩子如果出现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家长们应当注意到宝宝的生活细节,及时就诊并且调养宝宝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