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机体储存铁含量下降,继而红细胞生成减少所引起的贫血,妊娠期妇女、儿童等是高发人群,而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贫血的主要类型。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可导致胎盘功能减退、胎盘灌注不足,升高低出生体重儿及早产儿的发生几率,甚至导致围生儿和孕产妇死亡,因此要重视对孕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而有研究发现,孕妇贫血是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而早产儿、低体重儿是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独立影响因素。
婴幼儿患上缺铁性贫血与孕妇贫血有关
据WHO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4成的孕妇有贫血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在怀孕6个月的时候,母体的储存铁即将耗尽,而很多的孕妇却未及时发现问题,因此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当母体出现缺铁性贫血时,胎儿能够获取的铁元素就会不足,这就升高了胎儿出生后患上缺铁性贫血的几率。
而孕晚期是补充储存铁以及为胎儿储存铁等相关营养物质的关键时期,对于早产儿来说,由于早产,因此其本身在母体内的时候就出现储存铁不足的情况,再加上出生时体重较低,所以存在机体内铁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低体重儿本身就缺少铁元素,再加上其自身不能生成足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所以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有研究报道指出,6-24个月是婴幼儿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发时期,3岁以后发病率会逐渐降低。
婴幼儿患上缺铁性贫血与喂养方式有关
除此之外,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也与婴幼儿的喂养方式有关。婴幼儿的喂养方式一般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以及母乳加上辅食混合喂养。母乳虽然营养丰富,且有利于婴幼儿的消化吸收,但其中所含有的铁质与分娩时相比是有明显下降的。所以如果没有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仅仅只靠母乳喂养,就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所以在婴幼儿4-6个月的时候,适当添加铁强化米粉/奶粉、动物肝泥、肉泥、蛋*等,有助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同时有助婴幼儿转换喂养方式和食物。
婴幼儿患上缺铁性贫血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还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挑食,也是导致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有研究显示,在7个月-2岁这个年龄段的贫血幼儿中,挑食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为了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家长应注意纠正婴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以保证充足的铁摄入。
除了上述的喂养方式及不良饮食习惯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有关外,反复的腹泻和上呼吸道感染也是病因。因为这两者会导致婴幼儿食欲下降,影响机体对铁元素的摄入与利用,再加上腹泻会导致体内的储存铁流失。
临床上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口服铁剂,如葡萄糖酸亚铁片,但该药为无机铁剂,对胃肠道会造成较大的刺激,用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等,且有较大的金属异味,牙齿也容易染色,因此患儿对其的依从性较低。
而右旋糖酐铁属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第三代药物,是有机铁复合物,可参与血红蛋白的生成,增加其含量。分散片剂型的右旋糖酐铁在结肠和小肠黏膜分解后被机体吸收利用,而随着剂量的增加,血红蛋白和血细胞的生成速度就会加快,机体储存铁含量升高。且右旋糖酐铁对胃肠道的刺激小,容易被患儿接受。
图源网络,侵删
如果患有缺铁性贫血后没有及时治疗,会有什么后果呢?患儿除了会有脸色苍白、容易疲倦、食欲下降、注意力及记忆力下降外,有的患儿甚至会有异食癖,免疫力下降外,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智力较同龄人低下等,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因此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是不能忽视的。
结语
缺铁性贫血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但在日常中其实很容易被忽视。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多了解这种疾病,做好防治工作,尤其是孕晚期的时候要注重铁质的补充。
如果患上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就要及时、积极地治疗,以降低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几率。同时在胎儿出生后,喂养和饮食方面也要注意,避免因后天的因素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缺铁性贫血#
参考资料:
[1]王聪.不同孕期时段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及不同时段贫血状态与出生体重、妊娠时间的相关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78):-.
[2]朱琼,戚屏,汪洁云.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31(7):-.
[3]王元春.不同喂养方式和辅食添加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J].东方食疗与保健,(7):-.
[4]顾小海.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1(24):-.
[5]卓娟.右旋糖酐铁分散片与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并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