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50多岁的梅大姐(化名)刚退休,身体一直不错,平时总是乐呵呵的。平时喜欢和姐妹出国旅游,约摄影爱好者拍照片,帮着女儿带孙子,退休生活丰富充实。
可是就在前几天,梅大姐意外接到电话,得知在老家的母亲猝然离世的噩耗。一时间,她大受打击,发生胸闷、气急的现象,家人想扶着她躺下休息一会儿,可她一平卧,症状就加重,甚至到了呼吸不过来的程度。
儿女们这才感觉母亲不是一般的“伤心”,赶紧她送医院检查,心脏B超发现,梅大姐心力衰竭,心功能很差,心肌损伤指标也非常高。
医院心内科主任隋向前立即安排梅大姐住进病房,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通畅,但心室造影发现梅大姐的心尖部呈气球样隆起,心底部运动增强,整体形态呈“章鱼篓”样,梅大姐患的毛病明确了,她患上了应激性心肌病。
梅大姐接受了两周的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重构、心衰治疗等治疗,身体恢复良好,“章鱼篓”的症状也消失了。
为何悲痛的情绪反应会导致心脏发生如此剧烈不适?
据医生解释说,最新研究表明,大脑可能参与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与常人相比,应激性心肌病急性期,患者大脑离散区域的脑血流明显改变,其情绪处理和自主机体功能(动机、学习和记忆)相关的神经网络之间的功能性连接减少,边缘系统功能失调,其中一些结构还涉及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和心脏功能,面对压力事件,功能失调的边缘系统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率、呼吸加快,血压升,进而诱发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生。
但另有研究表明,应激性心肌病不仅可以由消极的生活事件触发,也可以由积极的生活事件触发,比如太兴奋等。据推测,尽管快乐和悲伤的本质不同,但它们可能共享最终共同的情感路径,从而最终触发应激性心肌病。
医生提醒,大喜或大悲都不可取,尤其是女同胞们,不仅当你感到过度伤心时,或真是会“伤心”;而当你十分“开心”时,心脏也可能会吃不消!
如何调整负面情绪?医生建议,悲伤、气愤的时候千万不要憋在心里,要找人倾诉。跟家人,跟朋友多聊聊天,吐吐苦水,有些事有些话发出来,你的心情会变好。
另外就是找到适当的方法发泄情绪,悲伤的时候就去运动健身个不错的选择。运动是非常好的发泄途径,通过运动,你全身上下都能得到伸展,这种身体的舒适感能影响到你的情绪,达到缓解你的负面情绪的目的。
新闻多看点
心碎综合征最早是年日本科学家发现并命名,是指人因经历重大外部事件打击,比如:亲人去世及爱人去世、公司破产、升学无望......产生极度哀伤或愤怒的心理时,所引发的胸痛、憋气、呼吸短促等类似心脏病的症状。若对“心碎”放任不理,血管痉挛厉害,也会使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出现猝死。
心碎综合征实际发生率尚不清楚,该病可能占所有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1%—2%。(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是10万人55人次左右)
心碎综合征患者,多见于中年女性。日本学者分析发现,在剔除高血压、吸烟和其他影响心脏健康的因素后,女性患此病的平均发病率是男性的7.5倍,其中55岁以下女性的发病率是同龄男性的9.5倍,55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比年轻女性高3倍。